上林暁文学記念館
所在地:高知県大方町
竣工:1998年
高知縣緒方町是該縣西南部四萬十川河口附近的一個沿海城鎮。計劃為出生在這個故鄉的文學家上林晃建造一座紀念館,以及圖書館和社區中心,其目的是創建一個結合以下功能的區域文化設施。
不言而喻,與視覺藝術不同,文學本質上很難以視覺方式展示。盡管它的存在有充分的理由來接管容易丟失的手稿和材料的組織和存儲,但書籍仍然是文學最重要的媒介。在設計之初,我反覆思考建築對於文學的意義。我想,如果說建紀念館還有什麽意義的話,那是因為有這麽多人參與的建造活動,已經成為了一件名副其實的紀念活動。上林晃1901年出生於緒方町,一直從事個人小說創作,直至1980年去世,享年79歲,也被稱為最後一位個人小說作家。盡管兩次腦溢血,晚年臥病在床18年,但他仍堅持用左手寫稿,並在妹妹睦子的全力配合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情 。 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青銅頭像》,這是雕塑家久保隆夫的作品,描述了他自己的頭像雕像被制作的時代。這座名為“上林先生”的頭像是著名的具象雕塑作品,我們將其作為建築計劃的焦點之一。另一個焦點位於入口大廳的外部正面,是由雕塑家大久保英二 (Eiji Okubo) 用浮木制成的“白色船屋 I”。本作品取材於古老的土佐傳說,即人死時夢中會出現一艘白色的船屋,乘坐它就會死去。當我第一次在高知縣立美術館見到大久保英二並請他創作一件作品時,他告訴我他想用浮木創作一件作品,浮木在大多數海岸都可以找到,但到目前為止,日本的公共建築日本沒有使用浮木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外部雕刻品,因為缺乏持久性而未被接受。然而,這種困境導致他繼續每三年創作一次浮木雕塑。
作為主題的文學與文學紀念館建築之間的關系可以被認為類似於內容與其容器之間的關系。把作家的出生地改造成文學博物館的例子,就是在他或她生前尋找內容與容器之間因果關系的例子。相反,在這種情況下,我準備了一個“白色容器”,讓藝術家的精神抽象地顯現出來。
該建築的形式是一個平台,頂部有一個空隙,計劃是讓整個結構形成一座建築山。圍繞上林文學的視覺符號,比如兩個雕塑和左手手稿,我將它們以循環的方式連接起來,最後以故鄉的藍天和松田的景色來結束。這是一個尾聲,通向象征和紀念上林晃的地方——最後的空間。
一階平面
二階平面